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每日播报!神奇!千年古村住的都是张良后裔,村中竟还有三个“天下第一”!

2023-06-12 11:10:32    来源:老靳行色

新安江山水画廊乘船旅游,有一个游船必靠岸参观的古村落——漳潭村,新安江水乡人人皆知的民谣“打不完的漳潭鱼,看不完的绵潭戏,斫不完的九砂柴”,其中的漳潭鱼也是说的漳潭村前的湾潭。

新安江的山水很美,臂弯里的漳潭更美。新安江旅游,漳潭是不能错过的,不仅因为它的美,更因为这个隐秘的渔村,有着三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床、天下第一轿、天下第一樟。

一个城市有个天下第一就不错了,这一个深山里的古村落能有三个天下第一,确实是够牛了,咱们就走进这座“打不完鱼”的漳潭看一看这三个天下第一的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漳潭村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九曲十八弯,漳潭就在新安江的漳潭湾里。自北宋景德元年(1004),张秉葬漳潭,其子张遹从歙县新州迁漳潭,结庐守墓,后人定居此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漳潭村村民90%以上为张姓,说起来祖上都是名人。写过“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张志和是张良的27世孙,中年之后隐居祁门祁山镇;张志和的十世孙,即张良的37世孙张秉,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郑州知府、谏议大夫、礼部侍郎、枢密直学士等。其儿子张遹就是漳潭的张姓始祖。

层峦叠嶂的群山,绿水环绕的玉带,村为碧玉簪,白墙黛瓦的漳潭悠悠千年,吃着打不完的漳潭鱼。如今新安江里的鱼不能随便打了,于是吃起了历史馈赠的“天下第一”的文旅饭。

天下第一樟

来漳潭的游客,大多是冲着“天下第一樟”的名头来的。

天下第一樟曾经是村前的树,但现在成了村子中间的树,也成了村民心中的神树,无论从江中,还是从山上,硕大的树冠犹如一道高高的绿色的巨伞,为辛劳的村民遮风挡雨。

古樟树高约40米,树干直径周长11米,需要大约7、8个成人才能合拢过来,其树枝粗大的比我们见到的路边的树都要粗,为了保护古树,村民不得不用水泥柱子支撑着树枝,防止承担不了自己的重量而断裂。

虽然这棵神樟被称为天下第一树,也说有一千多年树龄,但到底是不是天下第一,好像也没有人较真,毕竟在婺源严田、杭州、江西德兴等地都说自己的樟树1000多年树龄,具体哪个年代更久远,也没有人去较真的对比。

不过,无论是不是天下第一,这棵古老的樟树都成了漳潭的标志。树下,传说是汉留侯张良的衣冠冢,旁边就是张良祠。

天下第一床

古徽州商人有钱,所以每当婚丧嫁娶,便会大肆操办,比着谁家热闹,谁家嫁妆多,红红火火摆满一条街,所以就有了十里红妆。

漳潭的红妆馆,也叫十里红妆馆,真实的展现了古徽州红红火火的传统婚俗。所谓十里红妆,就是当发嫁妆时,吹吹打打,招呼着数十上百人,从女方家里开始,大件家具两人抬,小的手抱肩挑,包括了衣、鞋、住、行、婚、桑、绫、罗、农、工等十个方面的东西,成亲队伍洋洋洒洒排队有十里长,一路上鞭炮锣鼓满天响,满眼望去十里皆红。

红妆馆内最值得观赏的就是收藏的“天下第一床”了。

床有多大,如果不见实在无法想象。红妆馆算是三个展厅,这一张床就占了一个展厅。先不说其精美的雕饰,单单说它竟然像一座房屋,有三进,不仅有读书的地方,也有梳洗的,我怀疑它就是我们现在的几室几厅的雏形。

最让人惊叹的是,一圈的床檐和围墙都有雕饰,精美绝伦,单单建这么一张床,估计没有个几年的功夫都难以成形。

天下第一轿

天下第一床后的展厅就是天下第一轿了,展厅内虽然收集了不少古代的轿子,但“天下第一轿”最是精美,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为稀世珍宝。

天下第一轿自重有一吨,至于我们说的什么八抬大轿,好像差了去了,一吨至少也要10人才能抬动吧。整个轿子镂雕精美,高4.67米,宽2.5米,轿身长2.9米,轿杠长7.3米。

天下第一轿传说是为明朝时期的一个妇人专门制作,因为她救过朱元璋的命,所以登基之后想要纳妃,当地的官员就专门制作轿子,准备送妇人去京城,但人家妇人贞烈,自尽了。就这样轿子封存了,而且朱元璋还封“此府之女皆为皇”,所以再也不用担心纳妃了。

漳潭,新安江畔的千年古村落,渔船行歌波光潋滟,也难掩其三个“天下第一”的名声。当你走进山水画廊,切勿错过这么多的天下第一!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