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信息:跟风涨价往往得不偿失

2023-04-22 16:5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是,相关行业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甚至出现抱团涨价现象。据报道,个别城市住宿价格大幅上涨,有的民宿报价甚至比平时涨了5倍多。

供需关系影响价格,需求旺盛带动价格上涨,本来无可厚非,但波动应保持在一定幅度之内。如果短期内价格涨幅过大,甚至瞄准消费高峰期报复性上涨,就会显著影响消费热情,对消费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害无益。

市场经济离不开“有形之手”,针对部分商家的不当涨价行为,各地各部门应有所作为,争取早发现早处置,防患于未然。例如,江苏近日发布规范服务价格行为告诫书,要求经营者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减免政策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此举就不失为一种及时预警,对不良苗头能起到震慑和纠偏作用。

今年我国经济逐渐回暖,消费持续复苏,释放出发展活力。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需求不足制约明显。部分行业商家利用假期集中消费期抱团大肆涨价,是一种短视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

因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相对经营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部分商家会运用所掌握的全面准确产品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种种诱导。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捏造、散布其他经营者已经或准备提价信息等一系列推动或者可能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行为,可认定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现实中,即便在竞争充分的行业,这一现象也不少见。

实际上,跟风涨价不是最好的商业策略。经营者应推出更有特色和品质更高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优化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才是长远之计,如果商家想走捷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除了哄抬物价,消费者还需警惕商家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打折、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等价格乱象。随着线上交易的普及,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有了不少新变化,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多样。规范的标价,是防止价格欺诈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本前提。良性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同时也离不开高效监督机制。唯有如此,消费才能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郭存举 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

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难事办成——全省信访系统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伤感歌曲排行榜_伤感歌曲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通讯!做的黄桃罐头桃水怎么不透亮?

医护人员将“非升即走”?新晋护士不再享有编制,护理生陷入两难

环球快看:巨亏22亿!千亿巨头业绩爆雷,一季度继续亏

天天观速讯丨领克01 EM-F:节能性能是标配,智能好玩则加分

海陆重工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3603.86万同比增长10.44% 无需支付的款项及罚款收入增加所致

每日聚焦:《我的世界:传奇》Steam多少钱 PC价格介绍 标准豪华版区别

医护人员将“非升即走”?新晋护士不再享有编制,护理生陷入两难

环球快看:巨亏22亿!千亿巨头业绩爆雷,一季度继续亏

天天观速讯丨领克01 EM-F:节能性能是标配,智能好玩则加分

海陆重工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3603.86万同比增长10.44% 无需支付的款项及罚款收入增加所致

每日聚焦:《我的世界:传奇》Steam多少钱 PC价格介绍 标准豪华版区别

全面注册制落地满两个交易周: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表现平稳_当前头条

实时焦点:四川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开幕式精彩回顾

吉林省第十九届运动会(高校组)暨吉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收官 焦点讯息

错过拍大腿!最具性价比的三星显示器开折!

洋槐树花有哪些作用呢-当前速递